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2018年07月03日
6月18日,家住上海的李女士,带着家人乘坐高铁再换乘大巴,用时3小时前往江苏省盱眙县,专程品尝地道的盱眙龙虾并体验有滋有味的第十八届中国·盱眙(金诚)国际龙虾节。“‘盱眙龙虾’品牌名声在外,端午节假期正好趁着休息时间带着家人参加今年的盱眙国际龙虾节,品味地道的盱眙龙虾。”李女士的话,不仅道出了“盱眙龙虾”品牌的火爆程度,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盱眙县利用地理标志商标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孕育出许多优秀的地理标志产品,也使许多拥有地理标志产品的区域认识到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制定相应产业标准、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的重要性,‘盱眙龙虾’便是成功带动一方致富的佼佼者。”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闯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打造“城市名片”
“盱眙龙虾”是利用地理标志商标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典型之一。盱眙县是知名的龙虾之乡,当地有一句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有滋有味的龙虾,有滋有味的盱眙。”对于“盱眙龙虾”品牌能获得如今的成绩,盱眙县委副书记高为淼说:“盱眙人特别注重‘盱眙龙虾’品牌的保护及发展,自2004年获准注册‘盱眙龙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不断优化品牌建设方案、制定了‘盱眙龙虾’地方标准级全产业链团体标准,不断完善‘盱眙龙虾’品牌体系。”
据了解,盱眙县的龙虾产业刚刚起步之时,便与很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制定了《盱眙县龙虾产业发展扶持引导基金设立及使用管理办法》,每年安排1000万元补贴扶持龙虾产业。为增强“盱眙龙虾”品牌竞争力,盱眙县创建了龙虾小镇并成立了盱眙龙虾创业学院,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让地方特色品牌帮助农民脱贫、创业、就业。
“靠着‘盱眙龙虾’这一品牌,盱眙县涌现了一批成功的创业青年。”高为淼介绍,近年来许多青年人依托龙虾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如青年农民芮锋看到了小龙虾的广阔前景和“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于2003年成立盱眙泗州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5年成功上市,解决600余人就业问题,间接带动2000人脱贫致富;北大学子段德峰,2015年在盱县眙创立了“小河农业”公司,不到两年的时间,养殖了1500亩小龙虾,为500户农民提供生产、物资、技术等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如今每户年收入相较于之前增加了8万元至10万元,公司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
盱眙县还根据当地特色大力推广“龙虾+”综合种养模式,不仅保障了“粮袋子”,还富裕了群众的“钱袋子”。2017年,“盱眙龙虾”产业年收入7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50亿元,帮助10万人脱贫致富。
“‘盱眙龙虾’的特点是产品品质好、有特色,市场影响力较高,而且注重品牌化运作,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在李闯看来,相关行业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进行宣传推广、拓展销售渠道、做好品质监督,将“盱眙龙虾”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锻造“金字招牌”
当前,我国已获准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有很多,但真正可以将之运用到实际,助推地方经济增长的却相对不多。如何将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化,提升品牌保护意识、加强品牌运作?
“以‘盱眙龙虾’为例,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盱眙县拥有淮河、洪泽湖等优质水源,这也是‘盱眙龙虾’品牌能够做大做强的优势之一。”李闯介绍,除了优秀的地理资源、优秀的冷链物流,水产类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化还应运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及技术。“同时,还应注重提高消费者认知程度,水产类品牌化识别相较于其他产品类别要困难,因此渠道的建设和品牌授权尤为重要。”
在这一点上,盱眙县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先后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平台开设了盱眙特色龙虾店,截至目前,盱眙县共有5000余家企业和商户走上了“互联网+龙虾”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李闯表示,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化要从一开始把控好品种、品质、品牌,做好标准化、电子商务化、品牌化运作,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等,及时与电子商务平台及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并通过产品定制、品牌冠名、举办推介活动等形式,提高品牌影响力及美誉度,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如盱眙县自2000年开设“龙年龙虾节”,到如今红遍大街小巷的“中国龙虾节,再到影响海外的“国际龙虾节”,盱眙人始终把办好龙虾节作为标志性工程精心打造,“龙虾节开捕仪式”“龙虾节大型文艺晚会”“万人龙虾宴”等都非常具有区域品牌文化特色,促进了“盱眙龙虾”品牌的发展。
“围绕‘盱眙龙虾’这块‘金字招牌’,越来越多的盱眙人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造就了‘百万虾王’600余人,‘千万虾富’30余人,盱眙县1/5的收入都来自于龙虾产业,相信只要我们做好品牌宣传,保证产品质量,使‘盱眙龙虾’品牌持久发展,将会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高为淼如是说。(本报实习记者 舒天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