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531584038   
020-28913194
13824428268
18688483664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
 
平安集团起诉鲸鱼宝,索赔超800万
 
 
                             2016年02月17日 11:37  来源:证券全景  
 
 
  近日,有消息称,平安集团已正式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鲸鱼宝侵犯商标权,并索赔超过800万元,成为国内针对P2P平台侵权索赔金额最高案例。
 
  平安集团认为,鲸鱼宝运营方在其官方网站及其相关微信号和手机APP从事金融服务,在没有取得平安集团任何许可的情况下,在实际经营中长期大量突出使用“平安”、“中国平安”、“PING AN”等,违反了商标法等法律法规,侵害了平安集团商标专用权。平安集团要求法院判决鲸鱼宝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各类损失及费用共计超过800万元。
 
  这起案例被业内人士称为国内P2P平台商标侵权第一案。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假抱大腿”“强认干爹”并不在少数,但被告上法庭却尚无先例。那么,鲸鱼宝是何许平台,平安集团为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真侵权与假大腿
 
  资料显示,“鲸鱼宝”由厦门吉才神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依照平台官方介绍,鲸鱼宝年化收益超过6.0%,一元起投,随存随取,资金转入鲸鱼宝即购买了世界500强金融机构旗下子公司的债权组合,并由平安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本息保障。业内人士表示,鲸鱼宝运作模式并不复杂,运营方吸取投资者资金后再投向陆金所“稳盈-安e”,并许以投资者回报。
 
  鲸鱼宝官网上自称平安集团旗下子公司最大的债权持仓机构,并且对外宣传中更是反复使用陆金所、平安集团以及“稳盈-安e”背书,进行宣传。但实际上,平安集团与陆金所均先后多次发表公告称,平安集团及旗下子公司、陆金所都与鲸鱼宝没有任何合作关系,也未授权其销售产品。
 
  一位熟悉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律师表示,鲸鱼理财或者涉嫌虚假宣传、侵犯公司商标权,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鲸鱼宝模式的三重风险
 
  中国平安起诉鲸鱼宝受到多方关注,除了其是国内P2P平台商标侵权第一案,业内人士更担心鲸鱼宝这种模式所带来的风险。鱼宝至少存在三重风险。
 
  一是资金池风险。这是监管红线中明令禁止的行为。业内人士认为,购买鲸鱼宝的资金先汇入鲸鱼宝账户,所以鲸鱼宝运营方必定设立了客户资金池,其最大的弊端在于鲸鱼宝汇集的客户资产去向不明——资金是否真是如其宣称的购买了陆金所“稳盈-安e”,投资者根本无从得知。在缺少第三方监管和信息透明的情况下,对于鲸鱼宝此类规模不大、运营不透明、又无监管的小平台,如果运营方有其他目的,就会存在很大道德风险,即客户资金可能被挪用。
 
  二是流动性风险。鲸鱼宝为活期理财产品,“稳盈-安e”期限最短为1年,鲸鱼理财要做到宣称的随存随取必须进行期限拆分,长标短拆背后则隐含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对平台提出垫付资金储备提出很高的要求。若垫付资金不够,或新进资金小于赎回资金,就将出现流动性枯竭,导致平台提现困难,甚至平台倒闭。
 
  三是担保风险。有熟悉互联网金融的律师表示,鲸鱼宝实际并没有“第三方担保”,投资者权益难以保障。鲸鱼宝所宣称的由平安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本息保障,是在偷换概念。陆金所“稳盈-安e”的保障措施仅是对在陆金所购买该产品的投资者有效,购买鲸鱼宝的投资者在法律上实际上与陆金所产品没有任何法律上的关系。这也意味着如果鲸鱼宝倒闭,第三方担保与鲸鱼宝投资者没有任何关系,更不可能去保障投资安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鲸鱼宝”这种模式及虚假宣传方式既有损平安集团及陆金所及平安的合法权益,也对整个P2P行业带来危害。无论是为了维护P2P行业健康发展,还是从为投资者创造安全的投资环境出发,相关部门有必要对山寨P2P平台的违规行为加强监管。
 

  公司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1号广州国际银行中心十一楼1109室   电话:020-28913194   传 真:020-81350854

  律所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夏路49号津滨腾越大厦南塔711-712  电话:020-38032250  传 真:020-38032654